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简报(2025年第3期)
最新动态
行业简报(2025年第3期)
2025-03-282


国家部委层面



01

1、工信部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二是业务功能,明确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查询、计算、分析、能效对标、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足迹核算等功能。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实际需求等,确定开发建设的具体功能。三是技术方案,明确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统架构包括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架构、模型组件、业务应用和互动展示。工业企业和园区需依据节能降碳及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等,开展系统架构建设并持续更新。四是保障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规定,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保障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运行。

2、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部署,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方案》还围绕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4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以数字化场景牵引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递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3、工信部 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及优秀案例遴选工作启动
为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持续推进5G工厂“百千万”行动,加快高水平5G工厂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各行业领域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及优秀案例遴选工作。
要求项目申报主体为制造业、采矿业、电力、港口等重点领域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项目建设标准参照《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

4、工信部 公开征求《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我们在《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基础上,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实践,进一步修订形成了《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若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5年3月31日前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请在邮件或信件上注明主题“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反馈意见”,并留下联系方式)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5、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实施方案》明确了七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强化资源保障基础。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稳妥审慎推进氧化铝和以铝土矿为原料的氢氧化铝新项目建设,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三是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研究建立铝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四是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加强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五是加快绿色化发展。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推动实施大型化铝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等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六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打造一批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促进AI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七是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资源国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鼓励国外高端加工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以及国内企业参与国际低碳转型、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合作,加强研发、标准、人才培训等交流合作。

6、我国首创!首项数字化转型领域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数字化转型管理 参考架构》。该标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是我国研制发布的首个数字化转型领域基础架构类国家标准,对数字化转型领域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该标准主要内容和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产业应用,形成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100余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诊断对标体系,助力各级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摸清现状、找准方向、明确发展路线图,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区内动态



02

1、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的通知
为加快推进广西制造业“智改数转”,充分挖掘人工智能发展潜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了《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现印发给你们,请参考典型案例,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推动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提升人工智能服务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家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10家以上研发创新平台,助力打造3—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3、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展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了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征集。
经过企事业单位自主申报、地市推荐等环节,选取了71个人工智能产品、39个垂直领域模型、59个“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为广西“智改数转”提供参考,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4、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拟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名单的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我厅联合自治区财政厅组织开展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申报工作。经企业申报、各市推荐、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厅专题会研究等程序,现将拟支持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5、王永超主持召开2025年制造业企业月度座谈会第二次会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3月5日下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超在南宁主持召开2025年制造业企业月度座谈会第二次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主题与参会企业代表深入交流。
??
6、广西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专班关于开展2025年“百场路演”活动的通知
根据工作安排,按照《广西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专班工作方案(修订)》要求,2024年共举办了104场路演活动,工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持续提升,为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计划开展2025年度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活动。

7、广西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活动之人工智能赋能机械行业发展专题活动在玉林市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3月21日,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首场活动-人工智能赋能机械行业发展专题活动在玉林市成功举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园区管委相关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聚焦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邀请了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就玉柴数字化转型做经验分享,区内外专家分别就AI赋能智能制造、AI赋能企业管理数字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等进行分享交流。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玉柴智能工厂玉柴科技馆和机械运作车间,现场了解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与生产制造的融合以及对生产管控精准性和效率效益的提升。


其他省市动态



03
 
1广东十二条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要求,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完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创新生态、引育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强产业投融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等十二条政策措施。

2、深圳印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能终端产品,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日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含深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丰富,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5亿台,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等领域打造60个以上人工智能终端典型应用场景。

3、武汉出台措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武汉市政府近日印发《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锚定“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大模型、智能体、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分别从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应用场景开放创新等10个方面给予支持。

4、南昌出台支持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十条措施”  
南昌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南昌市支持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自今年3月2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链式”数字化转型、支持标杆示范带动、支持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南昌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等十条具体举措,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5、河北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导向目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导向目录(2025—2027年)》。
《导向目录》提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数字技术能力提升等四项重点工作。其中,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加强关键业务系统部署应用,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计划,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加快生产过程改造升级,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

6、山东印发信息通信业赋能新型工业化 “三新”工程实施方案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日前印发《2025年山东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发展“底座新升级、数智新赋能、科创新驱动”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行业现代化发展,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山东信息通信业将围绕“推进行业现代化,赋能新型工业化”主线,实施“三新”工程、开展九大行动。到2025年底,全省5G基站将达到27万个,重点应用区域实现5G-A连续覆盖,5G RedCap在县级以上城区实现规模覆盖,通信业智算占比达到35%,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25以下。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70%,新打造5G融合应用项目700个以上,5G工厂规模保持全国前列水平。培育一批行业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打造30个以上低空产业5G-A融合应用案例。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