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部门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2、关于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的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5〕251号),现将拟入选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进行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
公示时间:2025年9月5日至2025年9月11日。
3、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
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开幕式。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刘健,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出席开幕式。
李乐成强调,工业互联网是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的战略抓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以体系化为特色优势,坚持适度超前,加强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以时代化为内在动力,坚持协同联动,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以融合化为根本要求,坚持分级分类,立足工业、面向工业、服务工业,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赋值赋智作用。以开放化为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共赢,与各国产业界一道,不断营造工业互联网良好生态。
4、2025年5G工厂名录公布48个行业560个项目上榜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打造5G工厂中国品牌,各地依据《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工信厅信管〔2022〕23号)加快推动5G工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以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025年5G工厂名录,现予以公布。
5、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考做好场景解决方案培育、供需对接、标准研制应用等相关工作,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6、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文件推动钢铁行业稳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总目标。
《工作方案》部署了5个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加强行业管理。通过联动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实施钢铁行业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行业供需平衡、优胜劣汰。二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和稳定原燃料供给,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先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四是拓展市场需求。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激发释放消费潜力。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7、工信部等八部门发文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
1、数字化转型再获佳绩广西新增两家5G工厂
为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深层次应用,打造5G工厂中国品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发布5G工厂名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响应工信部关于5G工厂建设的部署,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2025年,广西已有11家工厂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见下表),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4位。
2、“智赋八桂玉联东盟”中小企业数智化创新应用大赛已正式开启!
“智赋八桂玉联东盟”中小企业数智化创新应用大赛已正式开启!这是一场汇聚数智化创新力量,助力中小企业腾飞,促进中国与东盟在数智领域深度合作的盛会。
初赛:9月20日-9月23日 ;决赛:9月25日-9月26日。
3、申报!广西2025年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启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桂工信规范〔2023〕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为做好2025年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情点击原文章查看)。
4、利好!广西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制造”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精神,壮大我区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支持智能产品产业化;二是支持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三是打造一批标志性人工智能产品;四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五是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六是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七是支持产业集聚发;八是强化人才引育;九是聚集赋能服务资源;十是组织标杆案例宣传推广。
5、力争突破!广西印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引领、赋能作用,助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要求2025年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20亿元;到2026年,力争突破2090亿元;到2027年,力争突破2400亿元,将我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展高地,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发展更全面,产业链条更完善。
6、三年行动计划!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为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5年,实现产值2400亿元,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0家;到2026年,实现产值2800亿元,规上企业数量达到900家;到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3500亿元,规上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将我区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7、广西糖业、新能源汽车领域试点成果入选工信部首批1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工信厅信发〔2025〕44号),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独立承担的糖业试点和联合开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试点两项成果入选。
此次发布的指引,包含钢铁、石化、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装备、家电、制糖、白酒、美妆日化、锂电池、印制板(PCB)、智能移动终端、民爆14个行业场景图谱,旨在以系统化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和体系化的数字化要素清单(简称“一图四清单”),精准定位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明确工作路径。下一步,我厅将结合广西产业实际,加快推动“一图四清单”的推广应用,助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8、巡礼“十四五”|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效显著——②产业篇
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部署开展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10+5+4”现代化工业体系。其中,“10”就是改造升级糖、铝、机械、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10个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5”就是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等5个新兴产业;“4”就是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空天等4个未来产业。
9、柳州入选2025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近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其中,柳州市以“制造业‘1+1+3+N’破局,‘智改数转’驱动百年工业城焕新升级”入选城市案例,成为全国15个城市案例之一,为全区首个且唯一入选的城市案例。
近年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一行一策”推进优势产业“链式”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9家、智能工厂377家、数字化车间337家。南宁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柳州、玉林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10、广西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活动之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活动在桂林市成功举办
1、湖南印发关于《深化 “智赋万企” 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9 月 12 日,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部署,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经济形态,制定本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 90%、75%;重点任务包括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 “智改数转网联”、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装备推广,以及软硬件更新和安全防护。
2、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发布 “人工智能 +” 应用场景(第三批)的通知
9 月 5 日,广东省相关部门发布《广东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围绕 “原创 IP、企业、产业园、消费” 提出八项重点任务与五大保障措施。计划到 2027 年,全省规上玩具产业营业收入达 1000 亿元、AI 玩具渗透率超 30%,形成汕头、东莞、深圳等高水平产业集群,培育 5 家以上国际竞争力 AI 玩具领军企业,打造 10 个左右 “AI+” 产业创新应用标杆案例。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的通知
9 月 15 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该方案,提出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全方位转型、企业全流程优化、园区精细化管理” 等核心任务。到 2027 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集成跃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 1600 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与创新应用示范区。
4、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县(市、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9 月 19 日,为落实国家及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部署,江苏省工信厅决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县(市、区)试点。通知提出,力争实现试点区域规上工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明确重点任务为加快设备改造、加强网络联接、建设数据体系。